第123集-鱼腹子重姓
视频播放:
音频播放:
说明: 播放音频 调整音量 暂停 停止 下载
各位菩萨:阿弥陀佛!
今天想要跟各位介绍的是一位阿罗汉的本生,这阿罗汉叫作薄拘罗。这薄拘罗的意思就叫作善容,就是他的面容非常的美好;薄拘罗也有另外一个意思,就叫作重姓,他有两个姓。这个薄拘罗在《中阿含经》里面,它是有一个章节在介绍这个薄拘罗,因为这薄拘罗他有一些未曾有法,就是别人没有的、独特显示出来的这些功德法。
这薄拘罗他以前有一些在世俗法里面的朋友,在他出家之后(他那时候已经很老了)来问他,问他说:“你出家修行多久了?你有没有想过要跟女人行淫呢?”薄拘罗跟他回答说:“我自从出家学佛以来已经有八十年了,你不应该问我有没有想要跟女人行淫这件事情,你应该问我,我有没有曾经起过欲想?”他这个朋友就问他说:“好啊!那我重新问啊,你有没有起过欲想呢?”薄拘罗他就这样说,尊者薄拘罗作是说:【诸贤!我于此正法、律中学道已来八十年,未曾有欲想。若尊者薄拘罗作此说,是谓尊者薄拘罗未曾有法。】(《中阿含经》卷8)也就是说,这薄拘罗他就跟他的老乡就跟他说:“我出家八十年,从来没有起过欲的想。”然后他说:“这就是我薄拘罗的未曾有法。”其实《中阿含经》里面,关于薄拘罗的未曾有法讲得非常多,有兴趣的菩萨可以自己来请阅。薄拘罗的未曾有法,由此可以来显示阿罗汉的殊胜功德。
我们说薄拘罗其实他的中文名字,翻译成中文名字叫作重姓或叫善容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姓呢?会有这样的称号呢?那是因为当时有婆罗门他非常富有,那非常富有,可是他们就是没有儿子,所以他们就跟神来祈求说:让他们能够有儿子啊!他们祈求得非常殷切,所以终于这个太太有了身孕,而且十月满足就出生了一个儿子。这个儿子非常的庄严,所以父母亲老来得子非常的高兴,就宴请了亲朋好友来吃饭,可是他需要的场地很大,所以他们就在河岸边来宴请,摆设了非常丰盛的食物来庆贺他这个孩子出生。然后这个父亲因为高兴,就挑起了这个孩子玩耍起来,在那边跳舞来庆祝他有这个儿子啊。父亲担起儿子跳舞结束之后,换了母亲也担起了儿子在河边跳舞,乃至还把这个小孩子抱起来,丢一丢、抱一抱,丢一丢、抱一抱,非常的高兴啊!结果这个母亲就在河边这边抱一抱、丢一丢,不小心脱了手,小孩子掉在河里面了。哇!大家都很惊恐啊,这个孩子就掉下去了,结果母亲就去河里面要去抓小孩子,可是水流很大,就把孩子一直冲走、冲走,就冲走掉了。
结果这个父母亲看到这件事情,非常的悲伤,原来是一个欢庆的喜宴,结果变成一个悲伤的收场;这父母亲从最高兴的时候掉到最悲伤的时候,乃至昏倒了。结果他们就派人沿途都去追这个孩子,可是都没有追上。然后这个孩子就顺著水流往下游漂流,结果漂一漂就被一只鱼吃掉了,可是被一只鱼吃了之后这孩子并没有死,然后就漂到下游去了。
下游也有一个大富长者,他也是没有孩子,所以跟他的太太也一样到寺院去,到这个庙里面去求神问卜,求他们当时婆罗门的一些神只,能够保佑他们有孩子。
这婆罗门他们雇了一个奴隶,这个奴隶专门去帮他们捕鱼然后去贩卖,所获得的钱财当然是要归他的主人。所以这个奴隶有一天就在河里面抓鱼,就抓到一只鱼把它剖开来,看到里面竟然有一个孩子,就很高兴抱给他的主人。抓了一只鱼,鱼里面有孩子耶,这个大富长者当然很高兴啊,因为这个奴隶抓到任何的鱼都是他的啊!所以鱼肚里面的孩子也应该是他的啊!所以他就很高兴,就跟他的太太感谢神只的保佑,让他们拥有了这个孩子。然后这个消息就传开来了,竟然有一个孩子在鱼腹里面没死,然后现在成了某家人的孩子了。
这个原来的父母亲听到这个消息,就追到下游去了,去跟下游的那户人家说:“那个孩子是我的啊!是我们生了之后,我们为了要庆祝这件事情,我们办了宴席,结果不小心把他掉到河里面,所以那个孩子是我们的。”下游的这一家他说:“孩子怎么有可能是你们的,那孩子是我们从鱼腹里面抓出来的,你有什么证据说那是你们的?”就彼此起了纷争,来争执说到底孩子是谁的,结果他们就因为纷争的关系,就互相诉讼到国王那边去了。
那国王听了他们各自的道理:一家说是他生的孩子掉到水里面,一家说我从鱼腹里面剖出来的,所以那是我们的;国王就很难决断到底应该要判给谁,因为每一家都有他们的道理,好像判给谁都会对不起另外一家。最后这个国王就想到一件事情了:“那就这样子好吧,这个孩子就由你们两家所共有,将来他长大之后,就你们各自为他娶一房媳妇,如果是属于上游的媳妇生的,就是上游这一家的,下游娶的媳妇将来生的孩子,将来就姓下游这一家的,这样子的话,两家将来都会有子嗣。”当然这上下游这两家也无奈啊,因为彼此纷争不了、不能决断。“好吧!”那最后这一个方案,毕竟还是大家都可以接受,所以说就这样相安无事。后来这孩子慢慢长大,也各自都娶了媳妇,在上游也娶了,下游也娶了,为这两家各自都娶了媳妇,也都有了孩子。
有一天,这个孩子就跟他的父母亲说:“我这一生也是蛮坎坷的,经过很多的磨难,我才一出生就掉到水里面被鱼吃了,还好没死;我现在也娶妻生子了,我想要出家求道,希望父母亲都允许我。”两家父母因为疼爱这个孩子的关系,就同意了说:“好吧!既然是这样子,那我们就同意你出家去了。”然后这个孩子就去寻找 佛陀,说:“我想要出家修道。”佛陀就允许了,然后因为他的这些经历,所以就把他取名字叫作薄拘罗,就叫重姓(因为他有两个姓,因为同时继承两家的姓氏)。
这时候阿难就问了 佛陀:“为什么这个重姓阿罗汉他能够成就这样子的事情?”因为这个薄拘罗请求 佛陀同意他出家修道,佛陀接受了之后,就说:“善来比丘!”说:“来得好啊比丘!”结果这个比丘就须发自落成阿罗汉了;表示他是非常有宿世善根,在 佛陀的引导之下立即成就阿罗汉果。所以当然阿难就会问说:“他是什么样的因缘能够那么快就成就了解脱果?而且为什么他可以掉到水里面被鱼吃了结果还不死呢?是有什么样的缘由呢?是有什么样的因缘呢?”
佛陀就跟阿难说:“那是因为过去世有一尊佛叫作毘婆尸,这个毘婆尸佛在弘扬佛法的时候,在人间游行度众的时候,有一个大富长者,这个长者去听了毘婆尸佛的说法,毘婆尸佛当时就讲了这些布施的道理还有布施的因果。这个长者听闻了毘婆尸佛说明了这个布施的道理跟它的因果之后,他的信心非常的浓烈、非常的强烈,所以他就当场归依了毘婆尸佛,而且他也布施一钱给毘婆尸佛。因为布施之后他又行归依,他也当场受了五戒,因为信心浓烈发愿受持五戒,不杀生、不偷盗等等,因为这个因缘,所以这个长者在后来的九十一劫里面,每一世都非常的富有,而且因为他的福德广大,所以他这一世有两家非常有资财的父母亲来供给他的所需。所以他的福德非常的广大,就是因为他当时听闻了毘婆尸佛的说法,讲述布施的事情还有布施的因果,他信心非常的浓烈,因为信心非常的浓烈、非常的猛烈,所以说他的果报非常的殊胜。也因为他受持了不杀戒,所以即使他掉到水里面,又被鱼吃了,他也没有死掉,就是因为他受持了戒的关系。”
从这个故事、从这个本生,我们就可以知道,其实布施会有它的殊胜果报,就像这个鱼腹子重姓(就是薄拘罗),他因为布施一钱给毘婆尸佛,而且因为他信心猛烈,所以成就广大的福德。所以说福德的获得是从布施而来,而且他也因为受持戒法的关系,所以他掉入水中,也能够获救不死。
不只是这样,其实从这个故事,我们也可以知道,这个故事虽然是说婆罗门去求神获得孩子,可是其实并不是这样子,因为它也在说明:能够出生孩子也是要有它的因缘,只是这个因缘,是因为有过去的因、有现在的缘,所以结起来成就了这件事情;而并不是说,这孩子是由神所给与的。
除了这个道理之外,我们也可以知道,被鱼吃了之后能够不死,其实并不是神的能力。而我们也可以看到,现在有一些流通的外道典籍,譬如说《旧约》,就是《旧约全书》,它里面有一篇叫作《约拿书》,这《约拿书》里面就描写说:有一个乔纳他不信耶和华,所以他就离开了那个地方,结果他要离开某个城市,然后去搭船就碰到狂风暴雨,全船的人都觉得这个船碰到狂风暴雨到底是因为谁啊?所以他们就抽签,结果发现说就是乔纳这个人,就把乔纳这个人丢到海里面,结果风雨就停了。这个乔纳因为不信耶和华、不信上帝,所以说他丢到海里面之后,神为了显现神迹,就有一只大鱼把乔纳吃了,可是乔纳被吃了也没死掉,在鱼肚子里面经过三天,最后被吐在地上。这个《旧约全书》里面就说,这个就是因为神显示了他的神迹,让乔纳没有死在鱼腹里面。可是我们可以看,很多被鱼吃了都是死掉,可是为什么有人被鱼吃了不死呢?其实那不是因为神的力量,而是因为有过去的因。所以《旧约全书》里面引了一个很少发生的事情作为案例来证明说,那是上帝的恩赐、是上帝的奇迹,其实不然!
法界中所说的是因果,那什么叫因果呢?因果就是一种逻辑,也就是说,你要有这样子的事情,才会有那样的条件,才会导致某一种结果,如果说都是平白而能够这样的话,那我们就不可能成就世间的一切法;农夫也不需要去种稻,我们也不需要作种种的营生,我们也不需要去盖房子啊,因为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才成就这些事情。所以从“鱼腹子重姓”的这个本生,我们可以知道,佛法讲述的道理才是真实!因为所有所作,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,它自然会实现。所以同样在《旧约全书》里面的乔纳,被鱼吃了之后能够不死,其实并不是上帝的权柄让这个人不死,因为被鱼吃掉死掉的人太多太多,因为只有那一例不死,所以有人就以这样子的奇异的事情,来附会说那是上帝。
如果真的要说什么是上帝的话,那么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的本体──第八识如来藏,衪能够记录所有的因果,可以让一切的因在碰到适当的缘的时候,可以成就殊胜的果报,所以如果要谈真正的神或上帝的时候,那就是只有如来藏是上帝,是真正的神,因为这个神才是真正公平审判一切,而没有任何个人主观的偏颇。所以从“鱼腹子重姓”这个本生故事,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布施的重要,还有持戒的重要,还有就是说对于鱼吃掉人能够不死这件事情,其实还是在因果之中,并没有离开因果。而这件事情它的奇迹,并不是因为有上帝的存在,而是因为有第八识的存在,使得一切的因果都能够记录,而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能够实现。
好!这集我们就简单跟各位介绍到这边,谢谢各位收看。
阿弥陀佛!(蔡正礼老师)
本文标签:果报(29)
本文关键字:果报
- 上一篇:第124集-弊宿婆罗门
- 下一篇:第122集-太子慕魄
推荐文章
阅读排行
讲座文稿
- 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
- 活在当下,并非心性无见
- 佛藏经卷第一
- 佛藏经卷第二
- 佛藏经卷第三
- 佛藏经卷第四
-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
- 佛说解节经
- 深密解脱经卷第一
- 深密解脱经卷第二
- 深密解脱经卷第三
-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
-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
- 种子起现行,现行熏种子
- 解深密经卷第一
- 解深密经卷第二
- 解深密经卷第三
- 解深密经卷第四
- 解深密经卷第五
- 无明罗刹集
- 供佛是累积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
- 在家菩萨对待欲望的正确态度
- 供佛的细节
- 《心经》解读
- 《心经》所说的心是什么?
- 五戒的五施与五善
- 《心经》概说
- 三福净业之“深信因果”
- 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......
- 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讲什么?
-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
- 关于搭衣
- 戒法常有开缘及遮止
- 八关斋戒资料整理
- 三界六道与业及解脱果的关系
- 戒能遮除烦恼
- 戒有几种?
- 僧伽有几种?云何为坏僧?
- 持咒有用吗?
- 从凡夫到成佛的52个步骤
- 禅宗“开悟”究竟是怎么回事?
- 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,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
- 修学佛道“信”很重要!--三资粮之“信”资
- 菩萨转依如来藏的功德--平实导师法语
- 亲见自住弥陀
- 「一句佛号概括事理」的真正意涵
- 声闻、缘觉圣人和 佛的十八种差别
- 什么是佛
- 如来行一切行、修三种增上学都是为了利益众
-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:继承、婚姻或自己努力
- 正说无余涅槃
- 十信位修学的基础是什么?
- 《成佛之道》简介
- 仰望佛陀
- 菩萨---当满足信位,入初住位修学,快速增
- 修福报与学佛修道,到底有何关联?
- 佛陀49年为大家说法的内容
- 心解脱与慧解脱
-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——开悟须
-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?
- 《心经》到底在说什么?
- 定慧知见
- 定的正受
- “有情无情同圆种智”一语乃方便说法,非真
- 学佛最大的盲点就是想要了生脱死
- 什么是真正的法师
- 佛法中的智慧有几种
- 定力、定境、定相的差別
-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
- 大乘法中的善根
- 何谓“五浊”?
- 八种无福听闻佛法的众生
- 八解脱(九证法)
- 见惑与思惑
- 戒有几种?
- 行者具足四禅八定正受之前,当须先求见道
- 证初果的观行
- “空”有两个含意
- 菩萨之四果
- 欝头蓝弗——以定为禅无法解脱生死
- 禅定与静虑之异同
- 何谓自利利他?
- 度众的善巧方便
- 真正的菩萨行
- 菩萨初果——须陀洹
- 菩萨二果——斯陀含
- 菩萨三果——阿那含
- 菩萨四果——阿罗汉
- 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怎样的性相以
- 如何修证解脱道
- 菩萨种性何其尊贵
- 皈依后的正行
-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
- 持守菩萨戒的三个基本原则
- 如何修证四果
- 如何修证三果及初禅的发起
- 如何修证初果
- 菩萨种性的义涵?如何发起、乃至圆满菩萨种
- 如何修证声闻菩提
- 修苦圣谛断我见
- 禅宗“开悟”究竟是怎么回事?
- 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
- 你能管住自己吗?
- 烦恼的真正原因
- 何谓一心不乱?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?
-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?
- 财产交税或分给子孙,算不算布施种福田
- 钱财交税或给子孙,算不算布施?
- 四宏誓愿就是自利利他!
- 三资粮之“愿”
- 定的正受
- 略说『功德』与『福德』之义涵
- 菩萨为什么要去修证广大的福德?
- 亲情、友情、爱情,乃至菩萨的悲心,都只是
- 定力、定境、定相的差別
- 五种有智慧的布施
- 释迦牟尼佛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---“疾得成
- “自觉觉他”时“得无违拒”,才是真正的无
- 如何修学真正的禅定?
- 菩萨修学忍辱的三项主要内容
- “知见立知”与“观行”的差异
- 妄想因何而生?使定力提升的关键是什么?
- 如来藏本来具足,世间第一位众生为什么有无
- 犯五逆罪可以成佛吗?是否罪性本空?
- 对初学佛者要从何着手呢?
- 密宗对四加行之误解
- 如何看待《西藏生死书》里面的内容?
- 声闻、缘觉为什么不能称为佛?
- 何谓天魔 阴魔 烦恼魔?
- 六字大明咒的真实意涵
-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?
- 莲花在佛教表示什么?
- 十四种误会的学佛方向
-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
- 十回向位的修行
- 三贤位之十回向位
- 灵魂是不灭的吗?
- 佛教的五净肉或三净肉是什么?
- 《楞严经》中「情」、「想」什么是意思?
- 三贤位的修行,应当如何圆成进入初地的功德
- 目录 引言:缘起与五个题目
- 第一章 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第一节 永嘉大师
- 第一章 第二节《证道歌》与般若中观之关系
- 第一章 第三节 离念灵知是妄心
- 第二章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 第一节 现代“禅
- 第二章 第二节 天童宏智正觉禅师之默照禅
- 第二章 第三节 关于大慧宗杲与天童宏智间的
- 第三章 佛法必须具足三德 第一节 解脱道不
- 第三章 第二节 佛法只有二主要道.
- 第三章 第三节 具足三德方能成佛.
- 第四章 释印顺人间佛教与佛菩提道之差异 第
- 第四章 第二节 当今台湾佛教之人间佛教弘法
- 第四章 第三节 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与佛菩提
- 第四章 第四节 真正的人间佛教
- 第五章 人间佛教的正修行,必须注意之事项
- 现场即时问答
- 跋:藉无门慧开禅师语,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
- 第001集 共相怨害喻--陀罗尼
- 第002集 五百陀罗尼
- 第003集 菩萨妙陀罗尼
- 大慧宗杲禅师是径山中兴之主
- 宗门无念心体非是定心
- 如来有所说法耶?
- 大慧宗杲禅师略传
- 大慧与天童同一所证:如来藏
- 大慧禅师之心性
- 离念灵知之非
- 似即似,是则不是
- 天童正觉禅师所悟者其实不由默照而得
- 悟的六种表象
- 永嘉大师以亲证如来藏而言证道---永嘉大师
- 眼见佛性
- 言语道断、心行处灭的真心
- 禅宗历代传法偈
- 有证量的菩萨可以为人解说法与次法的内涵
- 禅宗公案是灭六见之法
- 藉无门慧开禅师语,与当代佛门四众共勉
- 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真义
- 默照禅古今之差异
- 破邪显正乃中国佛教宗门传统家风
- 念佛现世所得十大利益
- 何谓一心不乱?怎样如说修学入一行三昧?
- 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如何讲助念的法
- 无相拜佛心得
- 无相拜佛、念佛,真好!
- 【般若信箱】关于往生的系列问答
- 确保您的权益-捐赠器官应自我保护
- 通过无相念佛,具足静中思虑的能力!
- 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
- 行六事法,可以往生兜率陀天值遇弥勒
- 如何看待《西藏生死书》里面的内容?
- 修学念佛法门三资粮--信愿行
- 念佛就能往生,何需受五戒、修十善?
- 毁谤大乘不生极乐
- 勿入极乐边地胎生
- 三资粮之行:三福净业之“孝养父母、奉事师
- 三资粮之信、愿
- 三资粮之行:三福净业之“受持三归”
- 三资粮之行:三福净业之“具足众戒,不犯威
- 关于种福田
- 你帮家人所选的最好保险就是学佛
- 时间的故事
- 周利盘特依教奉行,成就阿罗汉果
- 鬼神干扰母子,诵念《正觉总持咒》安宅得救
- 一切众生以四食存
- 佛法中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?
- 怎么改善自己未来世的福报?
-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
- 《心经》到底在说什么?
- 年轻人,二十四孝,你知道几孝?
-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容易陷入痛苦中出不来?
- 为什么我们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?
- 我看到的对面那个人,其实是我自己
- 如何感召智慧福德之男或端正有相之女?
- 节约不贪,则可延寿;奢侈过求,受尽则终
- 不生不灭法是宇宙的起源
- 佛法实相与物理学一致吗?
- 制约与习气
- 娑婆世界人类起源
- 将来万一有复制人类,请问此复制人有无灵性